——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七军
在中国近代历史中,民国的话题是最多的,因为正处于中国政体改变的最关键时期,同时围绕着政治分歧,全国各军事集团也展开了颇为庞大的军事争夺,从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经历北伐战争、中原大战,各路军阀混战,无不为了政治权利。
在这些军事集团中,最强大的无外乎就是最后的**军,在这之前,无论是北伐战争的北洋军阀们,还是后来中原大战的西北军系、滇军系、粤军系、晋绥军系、湘军系、黔军系、川军系几乎都不是**军系的对手。
然而凡事总有例外,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让曾经的蒋委员长闻之色变的桂军系。
桂军即广西军阀,说到广西军阀就不得不提一个人——李宗仁,就是这个人着手创建了日后名震中华的号称“钢军”的第7军。
李宗仁,字德邻,光绪17年(1891年)出生于广西省桂林市。
1908年,考入广西陆军小学堂第三期,1911年毕业。
1910年10月,加入同盟会。
1912年,考入广西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后到南宁将校讲习所任准尉见习官、少尉、中尉队副。
1916年5月,任滇军第四师三十四团排长,后转入桂系陆荣廷部,任护国军第六军林虎部第7旅13团排长、连长、帮办营长、帮统,参加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和粤桂战争。
1921年,任少校营长的李宗仁争取十多个连队和他一起退到玉林地区,整军经武,伺机而动,并先后将所部改称“粤桂边防军第三路军”、“广西自治军第二军”,并自任司令官,防区逐步扩大到七个县,后任广西“自治军”第二路总司令、北京政府桂林镇守使、北京政府“定桂军”总指挥。
1923年,与广州孙中山大**府建立联系。
10月,经李济深、陈铭枢介绍加入中国GMD。
1924年,联合黄绍竑、白崇禧等部,成立“定桂讨贼联军”,并任总指挥。
9月,击败桂系军阀陆荣廷部。
11月,被孙中山任命为广西省绥靖督办公署督办兼广西陆军第一军军长。
1925年7月,又击败沈鸿英,完成统一广西的任务,成为新的GMD桂系军阀首脑,统一广西后,任GMD广西省党务特派员和广西省第一届省党部监察委员。
1926年3月,广西军队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李宗仁任军长(1926年3月-1926年8月),黄绍竑任党代表,部队奉命出桂,参加北伐战争。
8月27日,北伐战争进入关键时期,叶挺独立团在攻克咸宁之后向贺胜桥方向追击,军阀吴佩孚为了挽救自己灭亡的命运,亲率自己的精锐部队前往贺胜桥迎击北伐军。
8月30日佛晓,叶挺率部突入敌军核心阵地,旋即陷入吴佩孚部队火力包围之中,叶挺与敌展开血战,关键时刻,第7军在攻破吴佩孚军队防线后迅速向桥南展开攻击,此时吴佩孚正面防守不住,侧面遭到第7军攻击,顷刻间全线溃败。
此战,第7军与叶挺独立团并肩血战,大败吴佩孚精锐之师,吴佩孚用尽全力,督战的大刀队共砍下7颗团长2颗旅长的人头,吴也手刃几名逃兵,但终究还是没有挡住攻势如潮北伐军的冲锋,恶战到下午,杀红了眼的第7军竟直接向吴军枪声最密集处冲锋。
面对着凶悍不惧死的第7军官兵,吴军终于大溃,几万人竟对督战队发起反冲锋,一哄而过,夺路逃命,吴佩孚的副官也在乱军中被打死。
吴佩孚,这位直系领袖,常胜将军,到这个时侯,他的**也终于走到了尽头,当天乘专列离开了战场,贺胜桥一役,北伐军俘敌3500余人。
叶挺独立团因伤亡过重奉命原地驻防贺胜桥,而第7军则继续冲杀,一直杀到武昌城下。
就在北伐军势如破竹,严重威胁北洋军政府的时候,1927年4月17日,在南京的GMD**执行委员,胡汉民、蒋介石、柏文蔚等及部分监察委员宣布在南京另组国民政府,以胡汉民为**,宁汉正式分裂,北伐战争也被迫终止。
1927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决定继续北伐,第7军奉命攻入山东境内,驱逐张宗昌、孙传芳等北洋军阀,同时武汉国民政府也决定继续北伐并攻入河南境内,战至7月,因担心武汉方面,第7军奉命回防南京,随着第7军的撤退,紧跟着徐州失守。
8月,蒋介石亲自指挥徐州战役,依然未能挽回颓势,北洋军阀孙传芳部兵临长江,另一边不怀好意的武汉国民政府唐生智部也沿江东下,一时间,南京方面腹背受敌,情况十分危机。
随后桂系李宗仁与何应钦借口与武汉方面和谈,迫使蒋介石下野,而后宁汉方面展开会谈,北洋军阀孙传芳则利用这个机会抢先占领江南。
8月17日,孙传芳部前锋进至南京城下,并与守军展开炮战。
8月28日,龙潭失守,孙传芳渡江坐镇龙潭水泥厂亲自指挥作战,南京国民军第2、第14两个师因寡不敌众被迫后撤,2师师长刘峙负伤。
随后,孙传芳部又利用南京部队换防的机会轻松占领22师阵地,随后向第7军阵地展开进攻,这个时候的第7军军长叫夏威。
此时,夏威亲自督战,率部向敌展开反冲锋,一口气将丢失的七座炮台全部夺回,并继续向东展开追击,经反复争夺,克复栖霞山,随后交由第一军防守,夏威率部回防。
哪知当第7军回防后,孙部再度卷土重来,22师阵地再次失守,不过这次,已经领教了第7军厉害的孙传芳部没有正面硬抗,而是绕攻第7军侧翼,有包围该部的态势。
李宗仁见状,立刻命令夏威反击栖霞山,夺回一部分阵地,孙传芳闻言大吃一惊,急令所部回援栖霞山,双方在此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
孙传芳部据险死守,第7军则是有进无退,双方反复冲杀,战场上硝烟弥漫,双方阵亡之士兵尸体狼藉,为北伐战争所罕见,恶战至27日,栖霞山一代高地均被第7军攻破,孙传芳部千余人退守山顶,固守待援。
随后双方再次发生惨烈的攻防大战,孙传芳部以石头、滚木相拒,而7军的战士则攀岩附木一点一点的向前推进,此时长江中的英国战舰见状发炮支援孙传芳部队,第7军的士兵并没有被这些洋夷所吓倒,依然勇敢的利用爆炸产生的硝烟做掩护,冲了上去,最终将山顶上的敌人尽数消灭。
此战,第7军伤亡惨重,但还是履行了军人的职责,践行了自己的初衷,随后李宗仁命令该部退下休整,夏威随即将防务交由第1军。
哪知,孙传芳看到7军回防之后,再次展开进攻,栖霞山阵地又一次失守,同时孙传芳的便衣队也出现在了南京城里,这下整个南京机关为之震惊,慌忙取下门牌,打包行李准备跑路。
连从武汉来到这里的谭延凯、孙科两位先生找到李宗仁问到:“德邻那,你莫不是把我们请到南京当俘虏吧?”
万般无奈之下,李宗仁只好硬着头皮,铁着心肠抓起电话给夏威下达了命令,“限期重夺栖霞山!”
清晨,李宗仁突然间发现何应钦等人正在收拾行李,一把薅住他拉到军事委员会与李烈钧商量反攻计划,会上何应钦惨白着脸挥着手摇着头表示自己的第1军实在无力再战了。
见此情景,李宗仁只好决定让第1军先行后撤休整,将自己新组建的第19军拉了上来,该部同样是桂系部队,除了一少部分留守之外,第7军与第19军一起向东展开进攻,此时白崇禧从镇江发来电报,要求南京方面迅速派部队攻击龙潭。
随后经过恶战,第7军再次攻占栖霞山,不过这次没有再交给第1军防守,因为此时的第1军正在撤离南京,李宗仁同时以军委会的名义向海军杨树庄部下令,切断孙传芳的水路交通。
随后在了解了战场情况之后,何应钦立刻派员前往南京城郊,制止退却的第1军所部,命令他们立刻准备反攻!
随后李宗仁、何应钦、白崇禧三人分别指挥各自部队分三路向龙潭展开进攻,双方互有攻守,战场上一时间血雨腥风,黄沙漫天。
战至31日,第7军在夏威的指挥下一路经过血战攻破了孙军防线,并彻底摧毁了敌人的指挥部,无奈之下,孙传芳只得登上轮船,带着少数将领脱离战场,其所部大部被缴械,从此以后中国政界再无孙传芳。
此战,孙传芳所部六万部队,战死、淹死四万,两万被缴械,经此一战,北洋军已无力南侵,民国经此一战也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尤其在长江以南,国民军再无敌手。
第7军经过此战也获得了“钢军”的美誉!
抗战爆发后,第7军参加了淞沪战役,由于进入战场时间较晚,因此该部主要负责掩护其**军撤退,在嘉兴一战,该部1026团在团长李本一的指挥下死守防线不退,有利的保障了第21集团军的撤退,战后该团仅剩200余人,多年之后,李本一的老上级,时任170师师长的徐启明在谈到这一仗的时候仍然对其赞誉有加。
淞沪战役之后,第7军又参加了徐州会战,在台儿庄一战中,该部随同第48军(另一只桂系军队)扼守津浦路南段,将骄狂的日军堵截在淮河南岸整整三个月,为李宗仁、白崇禧部署作战,取得台儿庄大捷做出了有力的保障!
台儿庄战役后,日军按照原定意图,加紧部署进攻徐州,1938年5月7日,日军绕道进袭蒙城,第7军第172师副师长周元,奉军长廖磊命令率领一个团展开激烈抵抗,与日寇鏖战三昼夜,最后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殉国。
为避免与敌人在不利的情况下作战,保存实力,第五战区司令部下令主力向徐州西南撤退,军长廖磊奉命率部保卫李宗仁、白崇禧等人安全撤出徐州,抵达阜阳。
随后该部扼守大别山一线,武汉会战之后,该部是国军唯一一支深入敌后的成建制的部队,对于迟怠华东日军侵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时该军军长为廖磊,同时兼任第21集团军司令官、鄂豫皖边区游击司令官统领安徽所有部队。
他亲手创建了GMD大别山抗日根据地,这一点跟八路很像,他也发动地方群众,建立抗日组织,省动委会工作团、省动委会委托工作团、县属工作团共有107个,团员2400余人。
经动委会宣传、动员,组织了农抗会、青抗会、妇抗会等抗敌协会的有40万人,广泛开展了包括参军、支前、捐献、宣传等工作。
有些接敌地区一个县在24小时之内就能集中数千副担架,投入运输战斗,群众动员的规模和作用都大大超过初建时期。
1939年10月23日,廖磊将军因操劳过度,突发脑溢血辞世,弥留之际他向周围的同僚们说到:“我不行了,希望你们努力抗战,莫让日寇窜进大别山。”
没有对家人及妻子的交待,临终遗言竟然是这样一句话,这是一种摒弃了民族内部矛盾、希望祖国齐心抵御外辱的崇高的军人气节。
“吾乃军人,治军久矣。抗战以来,一心杀敌报国,别无他念。”——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1集团军司令官兼第7军中将军长廖磊。
在大别山地区,经过六年的游击战,第7军发展出一套特有的山地战术,可算是开创了中国军队山地作战之先河,为此,胡宗南还特地邀请第7军的基层军官们前往**军校第七分校教授山地战术。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南京国民政府那些纸上谈兵的家伙们开始策划由哪支部队进驻南京,接受日本投降,该怎么进去,进去之后应该担负什么责任,当这些官老爷们制定好方案之后却得知已经升任第7军171师师长的李本一已经带领自己的部队入城了,并以抗战接收大员的身份大肆敛财,这着实另**军的老爷们不爽,在施加了足够的压力之后,李本一这才心满意足的退出了南京城。
老爷们不满意,自然要求李宗仁惩办李本一,但是李宗仁却根本不鸟他们,不但没有惩办,连一声责备都没有,李本一继续当他的中将副军长兼171师师长。
抗战结束后,第7军参加了国共内战,站到了与人民为敌的对立面上,不过战斗力却十分凶悍,与其他杂牌武装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在安徽与解放军交锋,并在灵璧取得了一些战绩。
1946年7月,泗县战役,华野山东部队将第7军的172师包围在泗县城里,该师是1937年第7军的一个团参加桂林出桂抗日**仪式时组建的,号称“桂军之花”,华野围攻172师,恶战两天,损失惨重,仍然没有啃下来,这个时候第7军的171师也突破阻击逼近泗县,对其内外夹攻,华野不得不撤围,其中华野核心主力之一的鲁南第8师遭受重大损失,该部第22团(就是鼎鼎大名的铁道游击队)伤亡过半,从此第7军中便流传着“钢军硬,共军不敢碰一碰”的顺口溜。
(哇呀呀!可恼哇……)
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开始,国军第一皇牌整编74师被围,距离孟良崮最近的就是第7军、整编第25师及整编第83师,可是这三支部队均是各怀鬼胎,出工不出力,坐视整编74师被歼灭而无动于衷,战后南京国民政府气急败坏,惩办了整编第25师及整编第83师的相关人员,唯独又是这个第7军平安无事,但是碍于南京方面的压力,李宗仁只好撤销了李本一的军长职务,判了三年有期徒刑,但是当这股风过去之后,李本一被白崇禧保了出来,旋即官复原职,前前后后只关了三个月。
桂系部队除非有切肤之痛,一般也不会主动向解放军邀战,因为蒋介石一直就视桂系为其心腹大患,也是地方实力派中唯一没有被其征服的,而桂系的支柱就是以第7军为首的十余万桂系部队,如果桂系部队和解放军血拼,蒋嫡系部队是绝对不会施以援手的,反之亦然。
当刘邓大军挺进到大别山后,固然避开了蒋系军队,但对桂系的利益有直接威胁,白崇禧立即亲自指挥以第7军、整编第46师、整编第48师等桂系部队为主的30多个旅展开围攻。
桂系部队历来有战斗力,抗战结束后未有大规模军事行动,兵力未受损,加上白崇禧有“小诸葛”之称,善能用兵,而且实力又占优,在短短一两个月内就逼得刘帅先后两次分兵,刘帅他本人也离开主力部队和大别山。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不能怪刘帅无用兵之方,《**文集》里有电报指示:不要直接和桂系的几个师(军)作战!
不管该电报是否实际拍发,桂系军队的战力摆在那,确实是不容置疑的。
1948年初,当**军委准备让**率华野主力第1、4、6纵队组成第一兵团渡长江南下,在南方数省执行机动作战任务,以迫使蒋介石改变战略部署,吸引国军20至30个旅回防江南时,**大将在力陈不可行的理由中就有一条是:可以调动部分蒋军回防江南,但估计很难调动蒋军在中原战场上的4个主力军,即第5军、整编第11师、第7军和整编第48师。
第5军、整编第11师是国军五大王牌就不用说了,而第7军和整编第48师都是桂军,可见以第7军为首的桂系部队在解放军将领眼中的地位。
彭老总曾经对桂军是这样的评价:黔军滇军两只羊,湘军就是一头狼,广西**是桂军,猛如老虎恶如狼!
1948年3月,整编第7师(第7军)奉命前往河南信阳、湖北孝感整训,未授予作战任务。
1949年3月,踌躇满志的整编第7师与解放军江汉军区部队交手,其麾下172师被歼灭一部,此时的李本一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部队竟然会败给解放军的地方武装,然而更令他想不到的是,自己将成为第7军最后一代军长了。
虽然吃了亏,但是李本一并不以为然,他依然过高的估计了自己部队的战斗力,但是他却忽略了此时部队的士气,这个问题直接导致了他彻底的失败,这个时候全国战场的形势对GMD是相当的不利。
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后,江防沿线的国军部队有如飞毛腿一般地往南转进。
1949年8月,位于湖南的一支**军竟然宣布了起义,而始终贯彻**反蒋思路的新桂系为了获得美国支持,竟然坚持抵抗,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这首当其冲的,又是李本一的第7军。
1949年8月15日,解放军第4野战军第49军146师前出青树坪,遭遇桂军堵截,自渡江之后,解放军的4野一直没有捞到特别像样的大仗,因此在遭遇桂军的阻击后立刻像打了鸡血一样处于极度亢奋状态,全师官兵嗷嗷的往上冲,白崇禧在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后感觉有把握吃掉这支孤军深入的解放军部队,于是将王牌第7军调来了,于是171、172两个师开始向解放军146师展开迂回进攻,这个时候,146师的形势比较凶险,后方4野的统帅部门也注意到了这一点,立刻下令要146师撤出战斗,可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该部电台故障,关键的时候竟然联系不上,无奈之下,4野指挥部只好命令第49军派145师前出永丰,以接应146师撤退。
恶战三昼夜,146师突围,全师牺牲800余人伤2000余人,战后,49军军长钟伟作了检讨:对桂军的战斗力明显估计不足……
经此一战,桂系的统帅部门有一种很有意思的认识,就是感觉自己完全具备同4野主力决战的资本,如能战而胜之,就有携胜和谈的筹码,也就可以实现割据西南分而治之的野心了,于是白崇禧即刻命令第7军驻防衡宝地区,准备与解放军决一死战!
虽然李本一给追击的解放军来了一个措手不及,但是重新调整部署的4野反手就给了整个桂系一个措手不及,其结果就是被盛怒之下的第4野战军连军部带所属部队一锅炖了。
1949年10月10日,4野集中41、45、46、49四个军的优势兵力将第7军包围在了白地市、黄土铺地区加以围歼,激战至11日,这支GMD最后的精锐也宣告覆灭,第7军军部及麾下核心部队第171师、172师以及临时划归李本一指挥的第48军138师、176师悉数被歼灭,李本一本人携138师师部及麾下一个团跑路,自己的副军长凌云上、参谋长邓达之、第171师师长张瑞生和第172师师长刘月鉴及麾下七位团长全部成为了解放军的俘虏。
这一结局,使“小诸葛”白崇禧顿时气得七窍生烟,不过他没有处罚李本一,要和“**”干仗,还是需要李本一这样的猛将的。
白一面重新调整广西防务,一面升李本一为第3兵团副司令官,并要其重建第7军。
经过东拉西拼的,终于以广西的几个地方保安团,搭建起了171师和172师的架子,再加上在衡宝战役中未受损伤的224师,李本一似乎又有了些底气。
但他没想到,解放军攻入广西后,他的224师首先在梧州覆没,师长刘昆阳被俘,紧接着第172师又由师长刘维楷率领在百寿起义,第7军四位师长全都去解放军那边聚会去了。
李本一只得带着171师向3兵团张淦的司令部靠拢,但又没想到,最后赖以坚持的171师师长杨受才却抛下张司令官和他李军长跑了,同自己的同僚们汇合去了。
11月30日,这支新组建的第7军残部在博白地区被歼灭,李本一化装脱逃,但仍不免于12月16日在平南被俘,终于在铁窗里见到了自己的几位手下。
此后李本一相继被关押在汉口、合肥。
1951年8月24日,李本一经过公审,被安徽省皖北人民法院以在抗日战争时期“残杀三万群众”等罪名判处死刑,并于当天被枪毙。
估计这家伙的罪名是根据当年在皖南参与围歼新四军确立的,直到抗战胜利,这家伙一直跟新四军过不去,再加上解放战争中跟解放军结下的梁子,被处决也是罪有应得。
1949年12月14日,广西全境解放,白崇禧带着无限的感慨前往台湾,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回来。
他的老搭档李宗仁则在去了台湾之后,于1965年7月由美国飞瑞士辗转于中东后回到北京。
1966年国庆节,毛**于天安门城楼上第二次接见李宗仁,这也是李宗仁最后一次同**见面。
1968年8月,李宗仁被查出患有直肠癌,临终前给毛**、周**写了一封信:
“我在1965年毅然从海外回到祖国所走的这一条路是走对了的,在这个伟大时代,我深深地感到能成为中国人民的一分子是无比光荣的,在我快要离开人世的最后一刻,我还深以留在台湾和海外的GMD人和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的前途为念,他们只有一条路,就是同我一样回到祖国的怀抱……”
1969年1月30日,李宗仁因病情恶化于午夜辞世,终年78岁,从此以后桂系成为了历史。
总体来说,桂系的第7军之所以无奈是因为他们的出身,于GMD方面,这支部队不是嫡系,自然没必要宣传,于咱们解放军而言,与其交手战绩不是多好,又因为是敌人也没有宣传的必要,不过就其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中的表现,该军多少也是有功于国家和民族的,该部主要是因为不是嫡系部队,因此武器装备一直不如**军,若在武器装备上与**军一致,个人认为,那五大主力恐怕就要换换名次了。
之所以这么不好对付,也跟这支部队在抗战中扼守大别山区有一定的关系,深知游击作战及山地作战之特点,这样的特点在国军中自然是另类,最后我个人也不禁为这支部队感到惋惜,如果早早的投向人民,估计也会成为捍卫共和国的勇士吧,我个人还是很看好广西子弟的,就凭八年抗战,这里没有一支部队当汉奸,虽然是敌人,也令我肃然起敬,还是那句话,尊敬是凭实力打出来的!
《烽火:燎原之路》的文笔有些小浪漫,有些文字真的值得研究和收藏,仔细阅读之后会回味无穷。已经被雨默成功圈粉,非常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