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健康早早的就被小二子拽来了。两家父母在村里都是有实权的人,现在又不农忙,权宴这种文化人看管孩子又不会亏待他们,也就放心的让他们出门了。
会计家老太太早上起来喂完猪食,进屋的时候发现她心肝肉不见了,忙活的找啊。正值会计媳妇做完早饭,知道了大孙子的去向,老太太端着早饭就赶去喂孙子了。
权宴起的也挺早,主要是被小二子闹起来了。
早饭又不能直接吃小龙虾,以前在空间里存的鸡腿牛排不会过期,权宴这几年就一直在吃这些。
小二子和健康来这么早肯定没吃饭,权宴去小屋子里的厨房热了几根鸡腿,打算就这么凑合着吃。
老太太敲门进来的时候俩人争一人咬着一根鸡腿吃得正香,小二子看到奶奶来了,连忙跳下桌把鸡腿往老太太嘴里塞。
“哎哟我的大孙子真疼奶奶,奶奶不吃,大孙子你使劲吃点,好长个!”老太太笑得眼睛都快看不到了。
小二子不依,“奶奶你吃!姐姐给我们一人两根呢!”
老太太假意吃了两口,“嗯,真香!你吃吧!”
权宴知道她根本就没吃过。这可能是长辈善意欺骗的一种很中式的手段,不是说不好,只是觉得太溺爱孩子了。
她上辈子也是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的,家里不算富裕,母亲跟祖母都是全职太太,一家老小的吃喝全靠家里两个男丁的微薄薪水。
那时候她奶奶每次有了新鲜的好吃的都先紧着她和弟弟来,每次往老太太嘴里送老太太都假意吧唧两口,还要装出一副很好吃的样子。然后孩子们就会吃得很开心,因为尊老了啊,奶奶吃过了,吃够了,他们才吃的,这样就算是遵守道德了。
其实不是的。
老太太这一代女子普遍都很瘦小,他们小时候没得吃,嫁人了避免婆家说教要省着吃,分家了要养活一家老小没得吃,等老了有的吃了足够吃了又因为一辈子的习惯不肯吃了。所以她们生下来的时候很瘦小,去世的模样依旧很纤弱。
被溺爱的孩子呢,长大了,渐渐知道了手段真相,他们会真的觉得老人和大人不需要这些,会潜移默化的变得自私自利。
一个人的拒绝,往往不是因为真的不需要,而是谦让。
也许外国人会很直接的说明自己需不需要,但这是国人崇高美德,优良传统。谦逊是一种态度,当然也不能过谦。
权宴的立场并不能改变什么,她也就没有插手老太太的育子方式。
也没想过给老太太一些鸡腿拿回去吃,一来她的身份地位太尴尬了,她的食物来源会让人怀疑。二来就算是让老太太拿回去吃,最后也一定不会落到她自己的肚子里补身体。
多余的施恩,不如不做。
看过《非奇非偶假命题》的朋友大概都会喜欢权宴张青海的形象吧,世嘉1717描绘的太生动形象了,叫人不得不爱。看《非奇非偶假命题》的过程很容易将自己代入进去,跟随主角经历所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