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茶缘》 章节介绍
《锦绣茶缘》中的颜离笙郑锦意形象非常立体,让人可以直接脑补出画面。公子不才将整篇文章节奏把控的比较好,紧凑有看点,第3章内容是:徽州府,很久以前不叫徽州府,称之为新安府,是坐落在新安江边的一座徽州古城,一城一府六县。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
《锦绣茶缘》 第三章 徽园故人 在线试读
徽州府,很久以前不叫徽州府,称之为新安府,是坐落在新安江边的一座徽州古城,一城一府六县。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是徽州人的常景,而这郑家的郑锦书,可谓是早早的便被丢去了东洋。
“锦爷,你不回家,为何偏生的要往这徽园来?夫人在家该等急了。”
开口的是一位穿着墨绿色旗袍的女子,微微板着个脸,一脸老沉派,发丝梳理的一丝不苟,只用了一只木簪将墨发盘在了脑后,略施了些胭脂水粉,本该瞧着心悦,可是却是被女子身上那生人勿近的气息折了几分兴致。
“桐秋,”女子面前的人回首,手上的折扇轻轻挥开来,啧啧说道:“回去娘无非又要说她的那些大道理了,我听的厌了,等我去徽园见了故人,便去回家见娘亲。”
开口说话的人便是郑锦书了,一身手工剪裁的白色西装燕尾服,身影笔挺,不过却是显得比寻常男人,略微娇小一点。
不过江南的男子,都显得秀气儒雅一下。
郑锦书一袭短发,发丝全部用发蜡整理至了脑后,眉锋微挑,掩盖不住少年的意气风发,白皙的面容,精致的五官,明眸皓齿,美如冠玉,一举一动之间,皆是透露出优雅。
“徽园故人?”桐秋微微侧着头颅,亲亲呢喃着,突然回首看向郑锦书:“锦爷在徽园有什么故人?怎的我不知晓?”
桐秋自幼便是一直跟随在郑锦书身侧,郑锦书认识一些什么人,她都是知晓的。
郑锦书嘴角微微上挑,勾了勾唇,却是没有回桐秋的话了。
徽园,是徽州府有名的戏园,徽州最有名的戏班子便是在这里了。
待桐秋郑锦书站在了徽园门口,大门上提笔写着的徽园两个大字。
桐秋微微皱了皱眉头:“锦爷,夫人向来不喜欢你来这些地方,若是夫人知晓了……”
郑锦书冲着桐秋眨了眨眼眸:“桐秋,你这就不可爱了,明明只虚长我三岁,却总是像我娘管着我一般,罢了罢了,你不说,我不言,娘她又怎么会知道?”
桐秋轻轻叹息着摇了摇头,却还是跟随在了郑锦书身侧。
郑锦书正要走进大门,一旁的伙计却是拦住了郑锦书,上下打量了眼郑锦书,面容上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这位爷,抱歉了,里边已经开唱了,便不允许外人入场了。”
郑锦书微微侧了侧头,看向那伙计,喃喃自语疑惑着:“怎的以前都没有这个规矩,现在怎么?”
伙计听见了,笑着道:“是,以前咱徽园是没有这个规矩的,不过,如今的角是颜离笙,那自然是按颜离笙说的算了。”
“颜离笙?”
郑锦书口中呢喃着这名字,眼眸中带着更多的不解了:“他是新来的角或是?”
伙计眼中带着不可思议,看向郑锦书:“这位爷怕是说笑了吧?您不识得徽园颜离笙,那又为什么到这徽园来?”
郑锦书轻笑一声:“我离开徽州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那时并未听过徽园的颜离笙的名字,此次来这徽园是来找故人的,还望您多多通融?”
伙计问道:“你那朋友,叫什么?”
郑锦书微微怔了怔,想了片刻,才回道:“我以前,只唤他三儿。”
儿时三儿曾说的,想要留在徽州,那么,现在大抵应该是在徽园的吧?
伙计轻笑一声,看着郑锦书眼中带着鄙夷:“我道是什么呢,我们徽园中,根本就没有叫三儿的人,颜离笙是我们徽城有名的正旦,你竟还假装不认识颜离笙,你这法子,已经有人用过了,这年头,真是,为了见颜离笙一面,用尽各种方法,算了算了,赶紧走吧。”
说罢,伙计便是作势要驱逐郑锦书等人了,而后,转身走进徽园中,将大门合上。
桐秋微微皱了皱眉:“这伙计,好生不懂规矩,罢了,锦爷,我们走吧,不去看也罢。”
郑锦书却是摇了摇头:“他怎么会说这徽园中没有三儿这个人呢?还有那颜离笙究竟是何身份?”
桐秋淡淡开口说道:“无论锦爷的故人是不是在这徽园,或者说那颜离笙是何人物,到头来不过是一个戏子罢了,而且,徽园门已经关了,我们也进不去了,倒不如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