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不绝》 章节介绍
看过《绵绵不绝》之后就会发现圆滚滚圆的写作力有多强,能够将如此平凡的故事描绘的如此生动,加上对人物绵绵郑大柱的描述使得本文更加成功,第1章内容:绵绵爸妈结婚第二年,就生下了我,奶奶摇摇头道:“唉,女娃子顶啥用,还得生啊!”爸爸妈妈心里焦急,......
《绵绵不绝》 第一章 在线试读
绵绵
爸妈结婚第二年,就生下了我,奶奶摇摇头道:“唉,女娃子顶啥用,还得生啊!”
爸爸妈妈心里焦急,日夜造人。
可妈妈的肚子就是没动静。
村里的人都在背后议论纷纷:“老郑家几代单传,到了这一代要断根喽!”
“老郑家肯定是上辈子作孽太多,这是没儿子的命!”
这年夏天大旱,村里轮流用水井浇地,爸爸被安排在了最后。
望着地里已经快要旱死的禾苗,爸爸拿起锄头,去找村里人。
爸爸很生气:“我家的地在村子的正中央,凭什么只能安排在最后浇地?”
村里人阴阳怪气:“呦,你这个没种的家伙,还敢拼命啊!”
“郑大柱,你可悠着点,老郑家就剩你一个了,小心闪了腰,绝后了啊!”
老村长拉住了爸爸,“大柱啊,你也没儿子,以后要靠村里人收尸的,现在有口吃的就行了!”
爸爸的精气神一下子就断了。
在这以后,奶奶总会气急败坏地骂:“你妈妈就是个不会下蛋的老母鸡!”
妈妈经常躲在房间里偷偷的哭,这时我总要走过去,从前面抱住她的腰:“妈妈别哭,你还有我!”
妈妈总会抱住我,声音哽咽:“好,绵绵真乖。”
直到我五岁那年,妈妈怀孕了,村里的婆娘都说妈妈的肚子尖尖的,一定是个儿子。
妈妈抚摸着肚子幸福的笑了。
婆娘们问我,“绵绵,你希望是弟弟还是妹妹啊?”
“弟弟!”我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婆娘们哈哈笑:“傻丫头,有了弟弟,你爸妈就不要你啦!”
我急了:“才不会呢,妈妈说我永远是她的宝贝。”
婆娘们肆无忌惮地调笑着,丝毫不顾忌小小的我心里无限的惶恐。
可我还是希望妈妈能生下弟弟,这样妈妈就不用偷偷地哭了。
到了妈妈发动的那一天,她疼了整整一夜,才生下了大弟。
早上,我进屋去看弟弟。
他小脸黄黄的,皮肤皱皱巴巴,像个小老头,一点也不可爱,我却一下子喜欢上了他。
妈妈虚弱地躺在床上,喜极而泣。
爸爸高兴地抽了一整包烟,不停地说:“老郑家终于有根了!”
奶奶欢喜得杀了一只老母鸡,给妈妈坐月子。
连村里的人似乎也都和蔼了起来,婆娘们再也不拿我开玩笑。
用水井浇地时,我家再也不用排在最后。
村里议事,爸爸也终于有了一席之地。
村里人都以种地为生,有时候辛辛苦苦劳作一年,老天爷一场大雨,就使地里的庄稼全泡汤了,日子过得很是艰难。
这几年,村里的人都陆陆续续出门打工挣钱去了。
在弟弟一岁时,爸妈也跟随村里的大部队,到了广东打工。
留下六岁的我和弟弟在山里跟着奶奶讨生活。
为了节省路费,爸爸妈妈是不回家过年的,只每半年寄一次生活费。
那时候的我,肚子里像有个黑洞,总也吃不饱。
我就总盼着爸爸妈妈寄钱来。
因为有了生活费,奶奶才会难得大方一次,把家里不下蛋的老母鸡杀了,炖鸡肉吃。
奶奶总是把鸡腿留给弟弟吃,她自己吃鸡头鸡翅膀,让我喝鸡汤。
她说,鸡汤最有营养。
以至于很多年,我都觉得鸡汤泡饭是最好吃的食物了。
奶奶家养了一头小猪,四只老母鸡,喂猪这就是我的工作。
我每天早上都要上山打猪草,捉蚯蚓回来喂猪喂鸡,再照看弟弟。
偶尔闲了,我就和隔壁家二丫,一起进山。
春天我们一起去挖春笋,夏天进山找蝉蜕,秋天摘野栗子。
冬天是不敢上山的,我就在家里不停的纺毛线,一斤毛线一毛钱,可以买一斤米。
可这年的九月,二丫七岁了,她去上学了。
二丫有一个哥哥,刚考上了大学。
二丫哥哥说,女娃也要上学,上学才能改变我们一直困在大山的命运。
二丫上学后,再也没有人陪我一起上山。
我忍不住跑到学校,偷偷的看了好多次她。
那时候的学杂费是一个学期五元钱,书本费30元,可爸妈每半年寄回的生活费只有300元。
我不敢给奶奶说要上学的事。
直到我八岁那年冬天,爸爸妈妈给老村长打电话,说要回来过年。
我每天跑到村口的土路上,踮着脚望呀望,终于等到了爸爸妈妈。
他们带回来一个小弟弟。
爸爸非常兴奋:“乡里计划生育的人找不到他们,打工的地方不管外地人。你妈偷偷怀孕了,生下来一个弟弟。”
妈妈也说:“上山打虎还要亲兄弟呢,我得给大弟生个伴。”
奶奶高兴地走路直打飘,当晚就去坟上烧纸告诉了爷爷。
过年的时候,爸爸杀了我家房后的那头大母猪,请全村人吃了杀猪菜。
杀猪宴上很热闹,村里人都夸爸爸有出息了。
这段日子,我觉得过得像神仙一样,每天都有肉吃。
刚过了年,爸妈留下小弟弟,又要出门打工了。
在爸妈临出发前,我终于鼓起勇气,对妈妈说:“妈妈,我想上学。”
爸爸皱着眉头,叹了口气说道:“绵绵啊,你有两个弟弟呢,家里负担大啊。”
妈妈却坚定地说:“读,好歹读完了初中,出门打工就能找到厕所了。”
奶奶却不高兴:“一个丫头片子读什么书?以后家里打猪草,喂鸡的活谁干?”
我连忙保证,放了学,我就回来干活,不会耽误喂猪,喂鸡。
好在,在妈妈的坚持下,我终于可以读小学了。
妈妈临出发的一个晚上,用爸爸的旧衣服给我做了一个小书包。
我和二丫就这样手牵着手,穿过长长的小路,湍急的河流,来到了学校。
我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每天五点起床,趁着早上头脑清醒,开始做数学题。
做完数学题,我就和二丫一起去上学,我俩一起抽背英语单词。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就默默地背语文课文。
晚上回到家就赶紧上山打猪草,给奶奶做饭,给弟弟洗尿布。
到了周末,我就上山采蘑菇,挖竹笋,捡茶籽,赚些零花钱用来买习题册。
我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好在上天待我不薄,它给了我好的头脑。
我一直小学初中一直保持着年级第一的成绩。
很快几年过去,在十八岁那年,我迎来了中考。
考完试那天,风也轻了,云也淡了,我的心情畅快无比。
那时的成绩是学校打电话通知的,我每天干完了活,就到老村长家蹲守。
这天,家里来了一个婶子,奶奶拿出过年用的花生瓜子招待她。
婶子一来,就神神秘秘地冲我笑:“小孩子家家的,不能听哦。”
奶奶打发我去山上转转。
切,我才不稀罕听呢。
我转身约上二丫一起去老村长家等消息。
可巧,就是今天出成绩。
电话里传来老师兴奋的声音,我和二丫考上了一中,这是县里最好高中。
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县里的教学质量好,升学率高,叮嘱我俩一定要去县里读书。
回家的路上,二丫一直笑着憧憬县里的学校。她家里已经说好,只要她能考上,全家一起搬到县里供她去读书。
我的心里却一直琢磨着,怎么和爸妈说去县里读高中。
我知道县里的花费太大了。
我想着寒暑假我就去厂里打工,应该能凑够学费。
这样只要爸妈出生活费就够了,应该能说服爸妈。
我刚回到家,奶奶就笑着迎上来,“绵绵,回来了!这么多年你辛苦啦!”
我受宠若惊,这么多年我第一次有这种待遇。
或许奶奶已经知道了我的成绩?
没想到那个婶子也从门口迎出来。
她拉住我的手:“绵绵回来了?我给你说个天大的好事!镇上李家的儿子,要娶你,出五万彩礼呢!李家儿子人虽然瘸了点,长得高高大大的,又在镇上肯定能过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