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色的尖叫短篇小说合集》 章节介绍
通过《蜂蜜色的尖叫短篇小说合集》这部小说我们就可以看出丽能的写作能力,作者文笔非常的缜密,逻辑思维很强,可以构思出如此巧妙的场面,令人佩服,第8章内容:沈南星第一次见到梁凤英是在黔东南的雨季。上海时尚策展人的高跟鞋陷进青石板路的泥泞里,苗寨......
《蜂蜜色的尖叫短篇小说合集》 第9章 在线试读
沈南星第一次见到梁凤英是在黔东南的雨季。上海时尚策展人的高跟鞋陷进青石板路的泥泞里,苗寨屋檐垂落的雨帘后,那位绣娘正用缠着胶布的指尖穿针引线,银蝶胸针在她掌心跳动着幽蓝的光。
"梁老师,这位是负责非遗国潮展的沈策展。"驻村干部的介绍被织机声打断。沈南星注意到竹楼墙上挂着的苗绣百鸟图,每片羽毛都缀着细如发丝的锁链绣,与她在米兰展馆见过的马赛克拼接艺术惊人相似。
"叫我阿凤就行。"绣娘抬头时,沈南星看见她左耳垂缺失的银坠孔——那是十年前背着孩子赶集摔下山崖的印记。竹绷架上绷着的《蝴蝶妈妈》绣到第七个月,蚕丝线在靛蓝土布上蜿蜒出苗族创世史诗,梁凤英的银剪在晨光中划出弧线:"城里人要的改良款在樟木箱里。"
当沈南星展开那件缀满星辰纹的改良旗袍,指甲突然勾住隐秘的线头。藏在盘扣里的苗文暗纹硌痛她的指尖,就像昨夜在民宿看到梁凤英的账本——每件绣品标注着"小满收购价38元"。
"沈小姐觉得我们该把蝴蝶翅膀换成施华洛世奇水钻?"梁凤英将酸汤鱼推过来,木窗外的梯田泛着月白,"97年香港客商要过机绣贴片,我阿奶攥着绣线三天没说话。"
上海M50艺术区的深夜,沈南星对着电脑里的3D建模图出神。梁凤英寄来的新绣样铺满工作台,蝴蝶触须用马尾鬃毛缠绕金线,在紫外线灯下折射出虹彩。她忽然想起那个暴雨夜,梁凤英用艾草熏着受潮的绣片,哼着古歌把女儿作业本上的涂鸦绣成石榴纹。
国潮展开幕前夜,展厅内一片静谧,灯光昏暗,只有几盏微弱的应急灯照亮着。梁凤英像一个幽灵一样,背着竹篓,悄悄地出现在展厅里。
她的步伐轻盈而坚定,仿佛对这里的环境非常熟悉。竹篓里装着一些神秘的物品,随着她的走动,发出轻微的声响。
当梁凤英走到展厅中央时,她停了下来,目光落在了那面巨大的数控玻璃墙上。这面玻璃墙是整个展厅的焦点,透明而光滑,反射着微弱的光线。
梁凤英慢慢地解开竹篓的绳子,从里面取出了一双浸透了蓝靛的手。蓝靛的颜色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深沉,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秘密。
她小心翼翼地将双手按在数控玻璃墙上,手指微微颤抖着。随着她的动作,蓝靛的颜色开始在玻璃墙上蔓延开来,形成了一幅独特而美丽的图案。远古的蝴蝶图腾与现代光影瞬间重叠。那件争议最大的装置作品《羽化》终于揭开面纱——两百片苗绣残片悬浮在亚克力晶柱中,每片绣着不同村寨的蝴蝶变体纹。
"这是岜沙苗人的战斗蝶纹,枪尖翅膀要用破线绣分十六丝。"梁凤英的银项圈擦过沈南星的耳畔,上海姑娘第一次发现,那些曾被自己嫌弃"土气"的传统纹样,在激光映射下竟呈现出赛博朋克式的绚烂。
当法国高定买手为《羽化》开出天价时,梁凤英正蹲在展馆角落修补被踩脱线的绣鞋。沈南星看见她将矿泉水瓶剪成透明护甲,忽然想起初遇时那枚藏在传统纹样里的苗文——经懂古语的老馆长破译,竟是"所有翅膀终将相遇"。
深夜的黄埔江风吹散合同页,沈南星把梁凤英的回信锁进展览画册。蜡染信笺上晕开蓝紫色蝴蝶:"寨老同意用版权费修缮绣娘学堂,但《蝴蝶妈妈》第七次蜕变的锁绣针法,还得手把手教姑娘们。"